第九百六十三章:王不仕发达了-《明朝败家子》
            
            
            
                
    第(1/3)页
    翰林院里。
    王不仕从清早来当值,便感受到了无穷的压力。
    以往还算热络的同僚们,竟是‘道路以目’,给王不仕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而后,很快,将目光错开,也不打招呼,错身而过。
    王不仕这等历经了宦海的老油条,立即觉得不太妙了。
    读书人讲究中庸之道,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大抵都是‘仕’,说穿了,就是官,这为官只道,和为士之道,其实是一样的,都需谨慎和中庸才好。
    以往王不仕很懂得做人,可自从开始琢磨起国富论,心思就都在这上头了,经常走神,满脑子,都是旧城的地价,何时能到最低点。
    正因为如此,这做人方面,却是有了欠缺。
    现在,自己内心的想法已经曝露无遗,自己只怕,不容于自己的同僚了。
    念及此,王不仕心里,生出了感慨,惨啊……
    当初,被方继藩这狗一样的东西奚落,让自己声名狼藉,现在好了,又不容于清流,从此之后,更是遭人耻笑。
    这辈子……何止没有了前程,只怕……连做官,都难了吧。
    不做官,难道去从商……
    王不仕心里竟生出了悲凉,士农工商,这是根植于每一个读书人心中的理念,自己真是越混越惨……
    他呆坐在文史馆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不禁有些泄气,心灰意冷。
    当初,自己也曾春风得意,鲜衣怒马,金榜题名,可如今,却是……人憎鬼嫌……
    此时,一个同僚进来,抬眼看到了王不仕,却不做声,他到了自己的案牍之后时,却突然‘啊……呸!’的一声,吐了一口吐沫。
    王不仕不为所动,依旧拿着文宗实录的一处底稿,漫不经心的看。
    这文史馆里,有一种格外尴尬的气氛。
    其他几个翰林,显得十分微妙的样子。
    大家各自埋头,偶尔,有人窃窃私语,似乎连闲聊,都变得谨慎了,生怕王不仕听了去。
    王不仕呆坐了良久,见自己的案牍上的茶水早已凉了,便咳嗽:“刘书吏……”
    外头,书吏进来,一脸复杂的看了王不仕一眼:“不知王公有何见教。”
    “换副新茶。”王不仕故意低头,继续看着文宗实录的底稿,漫不经心的样子。
    “是。”刘书吏不敢怠慢,上前,取了他的茶盏。
    此时,文史馆里却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咳嗽。
    许多人开始挤眉弄眼。
    似乎有人气不过了,一个年轻翰林突然道:“可笑!”
    其他翰林却更加意味深长的模样。
    王不仕继续低头,忙着手边的事。
    可那年轻翰林,终究是没沉住气,打破了这文史馆中的平静,他厉声道:“真真是可笑,堂堂翰林,满口都是粪土,翰林清流如尚且如此……大明,还能安定呢?”
    “我说的就是你,王不仕,你致士吧,何苦要恋栈权位!”
    他手指着王不仕。
    王不仕低头看着手中的文稿,依旧没有做声。
    这年轻翰林见他如此,大义凛然:“我等,羞于与你这般的人为伍,你还留在此做什么,何必,要让天下人笑话我们翰林院,清流二字,就这样被你糟践了。为人臣者,当有风骨,敢问,你的风骨在何处!”
    王不仕身躯颤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