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 理想主义者之死-《大清话事人》
            
            
            
                
    第(1/3)页
    威廉一愣,
    脱口而出:
    “陛下说的是纽卡门蒸汽机?”
    “不不,效率太低了。”
    “陛下英明。一百年前,苏格兰的煤矿用畜力排出矿坑内源源不断的积水,一个矿区至少需要300匹马。后来有了纽卡门蒸汽机,提水效率大约相当于5匹马。”
    李郁不露声色,盯着他的眼睛:
    “再后来呢?”
    威廉猛然尾巴骨一麻,感觉自己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
    说道:
    “发明家瓦特先生致力于改良纽卡门蒸汽机,在好心人的资助下,他取得了一些突破。据说,他的最新改良款机器已经普遍应用在煤矿上了,每台可抵50匹马的效率。”
    ……
    李郁点头:
    “很大的突破!”
    “是啊。不过,销量有限,用途单一,所以好心的资助人罗巴克先生又破产了。”
    气氛有些沉默~
    科研的道路上,充满铜臭味。
    曾经,
    网络有人戏谑:
    “亿万富翁的儿子是科研先天圣体。”
    “一位天资平平却有意科研读博的化学系本科生,是博导心目中最好的苗子。”
    因为,
    科研真的很烧钱。
    打个比方,
    科研就像过沼泽地,你需要不断试错。
    将所有的盲区都踩一遍,剩下的路很可能就是正确的路线。
    ……
    以上,特指科研。
    而理论则是另外一回事。
    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纯靠牛人。
    比如牛顿、高斯、爱因斯坦一类的~
    总结就是,
    科研的花朵,一般在富裕的土壤绽放。
    但理论的花朵,会在肥沃不受约束的土壤随机绽放~
    ……
    “你认为,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最大问题在哪儿?”
    “无法作为动力机。”
    威廉的话一针见血。
    “你不妨再讲的明白些?”
    “蒸汽机在不断做往复运动,没有位移,从工业角度看没有,这样的动力没有太大意义。工业需要位移动力,但蒸汽机的简单往复运动显然无法满足。”
    “这位瓦特先生心灰意冷了吗?”
    “是的。2年前,据说他已经准备居家搬迁去圣彼得堡,在冰天雪地的荒蛮之地了却残生。快动身之前,却被又一位好心商人博尔顿拦下来了,他认为蒸汽机很有前途,为此他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瓦特继续科研。”
    李郁笑了:
    “有希望吗?”
    ……
    “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到死他也拿不出应用于工业的成熟蒸汽机,谁知道呢?”
    威廉的眼神流露出悲悯。
    身为同行,
    他太清楚科学之路有多艰难,穷极一生默默无闻才是常态。
    科学征途上,投资人极其宝贵。
    在大清,
    天使投资人一般被称为“大傻子”。
    买田囤地,躺在家里收租金的才是“聪明人”。
    ……
    李郁暗自窃喜。
    曲柄传动——让蒸汽机活塞的直线运动变成了转动运动,从而可以驱动机械,例如车轮。
    气缸双联动——进一步提高运行频率。
    看样子,
    瓦特还要在迷宫里打转几年才能顿悟这两个技术。
    吴国的蒸汽工业很有希望抢先一步,从而具备先发优势!
    如果,
    不是两国相距太远的话,
    李郁打算派人去把瓦特家的房子点了,还有第三位投资人博尔顿,肯定厄运连连,光速破产。
    众所周知,
    陛下做事从不被传统道德观念束缚。
    ……
    “瓦特先生的毅力令人佩服!威廉,你的才能和其相比如何?”
    威廉认真思考了一会,
    答道:
    “我不如他!”
    “为何?”
    “我出身伦敦富裕中产家庭,从小接受了最系统最完善的教育,故而能够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机械。”
    “嗯,臣子们称赞你的微积分课程很有条理。”
    “这得感谢牛顿爵士!”
    李郁饶有兴趣,追问:
    “寡人记得你还兼了伦敦机械协会的副会长?”
    “本协会有21位副会长、15位理事长,以及100多位会员。作为副会长,我每年需要自愿缴纳10英镑的会费。”
    此时,
    伦敦的一户中产家庭年收入大概在50磅到100磅。
    所以,10磅会费挺可观。
    ……
    威廉的脸上全是坦荡:陛下,您看我真诚否?
    李郁忍不住哈哈大笑。
    觉得眼前这位也是个妙人,可用!
    遂收敛笑容,
    问道:
    “寡人欲在皇家科学院下面再设一海外科学院招揽欧洲科学人士,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5天!5天之后,我会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