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崔万纪在崔允济的扶持下,慢慢踱步到了窗前。 窗外,门堂外那困扰长安数月的雪意已经散去,几分春芽已经悄露枝头。 父子二人,再配合门堂窗外的雪散春来之景。 颇应那病树床头万木春之句。 “吾等氏族之所以能立于天下大势之中,皆举天下之名,皆举天下之义,身可损,唯名义,不可损!” 看着窗堂外的景色,那崔万纪低沉有力的声调传来。 “乱世不可争,安世不可平,自古宗氏成势以来,不变之理。” 崔允济附和点头,这些道理,他自然知道。 “四儿,你可知……当年老夫哪怕违众族老之意,也要推你为当下崔族执权之人吗?” 这时候,崔万纪突然呢喃而来的问话,让崔允济眼神一凝,这话,他同样心头迷惘许久。 崔家老族长嫡生四子,却是这其中最为年轻的老幺登位崔族话事人,本就是一件耐人寻味之事。 “敢问父亲,为……为何?” 崔允济凝眉而问,若是他说他有此能力胜任,争的过当年的老大跟老二,别人信他都不信。 论学识,老大当年就已有前朝司空之位。 论官途,老二当年已是前相封德懿之亲传学生,不过三十五便官达从四品,前途无量…… 而老三…… 崔万纪目光悠远,淡淡道。 “因只有你,不执着于名义,相比老大老二,你心更有狠辣与手段……” 崔允济目光一震,思量着自家父亲话后的深意。 崔万纪的话,继续徐徐传来。 “大唐之立初起,老夫便慢慢预见,十年,二十年后的崔家。光靠名义,恐已无法立足……” “或……循汉武旧制,亦是……复八权乱国之代?老夫思寻许久,亦,无有完全之路矣……” 崔万纪呢喃却深沉有力的话,每一句都发人深省,悠远沉吟…… 崔允济心神一凝,接着从侧一拜,目光如炬,谨慎问道。 “允济斗胆,愿闻父亲详解!” 话音落地,崔万纪干枯的身子往窗前靠了靠,崔允济小心跟着。 只听—— “咳咳,大业十三年,李渊太原起兵,向关中进发。同年,便占据长安,军神李靖归唐。” “武德元年,李密叛唐,于秦王李世民镇压弹反。” “同年,灭之陇右薛氏的不轨之心,秦王之名,闻名关中。” “武德二年,李世民便收复河西,九月,降杜伏威归唐。” “武德三年,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宋金刚与突厥之联军,收复陇西之境。” “武德四年,李世民攻伐洛阳,败窦建德,降王世充,秦王拜封,天策上将……” ……………………… (本章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