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试着主攻一项-《我有点不对劲》
            
            
            
                
    第(3/3)页
    反复的观察与确认,是人之常态,莫说自己还事关他们文明是否‘被外星人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要是不小心,才是有问题。
    再以这样的智商,张逢感觉他们也没救了,不用为现实反哺科技了。
    但现在,大家都是聪明人,研究员们也是聪明人。
    张逢是很高兴的融入进来,担当起了荣誉院长的身份。
    只是在这个团队结构上。
    张逢来了几天后,却发现和现实超凡前的研究基地类似,都是分多个部门的统合运行,还有跨部门的链接。
    张逢看到这种运行方式,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改变,就先依照他们的处事方法进行。
    因为他们比较熟悉这种流程。
    但数据中心内,是计划部与相关部门指挥,并调配小楼算力,实行高速与统一化。
    说句不好听的,数据中心更像是玩游戏一样,说研究什么,就主攻什么,包括其他地方也无条件配合。
    基本可以实现半小时内的全球研究力与能源算力的相应倾斜。
    可是在这里,就会慢一点。
    哪怕超导和z1属于跨时代的科技,但在统合上研究力上,总归是‘全球能源调配’,还有各方协调与利益扯皮,自然会慢很多。
    现实也经历过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这个也需要此方世界去适应的。
    好在曾经全球各方有过不少协作,这个统一科研的力度,会稍微加快一些。
    而这几天,超导与z1技术也传到国外了。
    还是那句话,本身就有合作关系,虽然会在资源挪动与人才调动中会扯皮一些,但大体还是一起进步。
    只是这个大体,还是有点慢。
    直到半年以后,才实现了第一个全球科研厅。
    里面的人员也没有包含各方的所有科技大拿。
    总归再配合,也是要留一手的。
    张逢也理解,因为现实内的超级机构,还有一些大机构,以及官方,也是有自己的顶尖科研团队。
    只不过他们的相关研究报告,大多都会流入数据中心。
    而这里,更多是自己捂着。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也可以说是他们的自私,这都没错。
    反正人就是多样化,总不能让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
    但现在,研究厅内的人也够用,就先不说他们的事。
    因为自己是‘新来的’,不像是现实那样根深蒂固。
    再者,自己才坐稳这个院长宝座,半年来,体质也才【257】,太低了。
    无法实现以武力直接镇压全球的效果。
    ……
    接下来几年。
    张逢从实验室内走出,跑了很多超导与z1的现场工地。
    得利于现实的路子,这里的发展一切都很顺利。
    哪怕有一些暗藏私心的人,也不会影响大体上的时代浪潮。
    又在第三年的第七个月。
    超导已经实现有序化的量产,z1也实现了大范围的覆盖。
    可惜灾难源头依旧找不到。
    各地的地质与天文气候等等部门资料。
    张逢天天看,但就找不出那个能毁灭世界的‘灾难点’。
    甚至张逢都在想,那个灾难应该是‘不合规’的。
    也或者是科技还是太低,无法更深层次的去解析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因为非主线的拯救依然没有完成,并且本来是‘三十年的灾难到达,变成了二十八年又三月。’
    这就证明灾难还是存在,且更是环境相关。
    尤其是目前超导的大工业制造,还有如今的火电等等没停,更是加快了毁灭的步骤。
    张逢也感觉自己不像是救世主了,而像是来‘快速灭世’的。
    那么,不管了。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铺垫了将近四年的材料,也该试着上‘专项专攻的超导算力小楼’了。
    建造它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理论上的成熟标准。
    有这么一个‘高污染与高温室的大怪兽’存在。
    要么就算出来灾难,要么就勇敢面对灾难。
    张逢想的很明白,该活的死不了。
    如果自己科技最高的算力小楼还算不到‘环境上的因果关系’,又没法从源头上根除,那就只能走最后的防御路线,试着抵挡灾难。
    自己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尽力了,尽量节省与优化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科技路线。
    但要是过早造小楼,让它们投入生产,一是超导和z1在目前无法优化,二是一些单位肯定要借算力去实现其他行业发展,又变相加快灭亡。
    自己话语声太小,是阻止不了这些官方与机构。
    一个‘科技教父’的名头,是远远不够。
    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在观察自己,不相信自己。
    张逢感觉很别扭,也觉得这种很抽象的体验,好像还是第一次。
    自己一个不合逻辑的上交,倒是制造了好多种人生新体验的乐趣。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