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成为兵部尚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下兵马皆听其调动。 虽然调兵的决定权在皇帝手里。 但皇帝哪有空去操心调动哪只兵马,研究哪场战争该不该发动。 这一切都得是兵部尚书先提出来。 皇帝只是拍板即可。 一般也不会有异议。 而承宣帝让贾琏任兵部尚书,就是要贾琏名正言顺的调动天下水师去抢石见银山。 …… “拟题本,孙元化升登莱巡抚。” “拟题本,沈有容起复为登莱总兵。” “拟题本,设天津巡抚,由毕自严担任。” “拟题本, 孙传庭升辽东巡抚。” “拟题本,江西巡抚赵彦调任为山东巡抚。” 贾琏在任兵部尚书后,就在兵部的尚书值房内,发号施令起来。 无论是熟稔水陆炮战的孙元化、还是曾有抗倭经验的水师老将沈有容,以及善于后勤调度的毕自严与赵彦,和知兵更善于带兵而能稳住辽东局势的孙传庭。 贾琏现在调用这些人, 明显是早就准备好了要让哪些人帮着他完成夺取石见银山的任务。 所谓题本,自然就是以官衙的名义,向皇帝上奏的本。 与古装剧里的奏折类似,只是名义不是以大臣自己的名义,而是官衙的名义。 很快,贾琏这些题本一上去,就被承宣帝亲自批红准予,形成了圣旨。 贾琏在收到这些批红的题本后,还以兵部的名义,给这些人去了钧令,要求这些人负责做什么,而这些人很快也明白了各自的任务。 承宣帝把他让西宁郡王在登莱训练的两万水师也全部通过让沈有容担任登莱总兵的方式交给了贾琏。 沈有容在到达登莱之前,已经收到兵部的钧令,且知道他担任登莱水师的任务就是在接下来去倭国本土,进占一块石见银山的地方。 沈有容在总督金学曾标营当将官时,就与金学曾一起合谋过,去进攻倭国本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