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明远解释道:“大哥,送礼讲究个心意,也讲究个门面。咱们那茯茶,用油纸包着直接送,显得粗糙。用合适的礼盒装起来,看着郑重,收礼的人心里也舒坦。给山长和重要人物的,用大盒;日后与同窗交往,送些小茶砖,用小盒,方便也体面。” 王大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是你们读书人想得周到。” 没多久,狗娃就抱着一堆摞在一起的木盒子回来了,有原木色的,有刷了漆的,看着确实雅致。 王明远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三人回到房间,将带来的茯茶小心地分装。 给未见面的师兄和柳山长的那份,他挑了两个最大的木盒,分别装了足足五斤品相最好的茯茶,金花茂盛,香气醇厚。 又另外准备了几个稍小但依旧体面的大盒,分量稍减,以备不时之需。 其余的半斤、一斤装的小茶砖,则分别放入小号礼盒中,整整装了几十个。 “三叔,这得送多少人啊?”狗娃看着一排小盒子,咋舌道。 “初来乍到,与同窗师长打交道,这些是小小心意,不算什么。”王明远一边封盒,一边道,“礼数周到些,总没错。” 装好茶叶,他又将特意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整理出来。 玉米碜子、玉米面用干净的布袋分装好;自家晒的柿饼、做的蜜枣用油纸包得整齐;还有娘亲赵氏和刘大嫂特意熏制的腊肉、腊肠,虽然一路奔波,但保存得当,依旧油光发亮,散发着独特的咸香。 给柳山长的礼,他斟酌了很久。 从柳教谕那里,以及柳暻那小娃娃无意中透露的话里,他了解到这位柳山长与柳教谕性子很像,不喜奢华,更重实用和心意,而且这柿饼和蜜枣还有玉米碜子都是柳暻那小娃娃透露出来父亲极为爱吃的。 这些东西,王明远都是很早就做好了功夫。 送金银珠宝那是自讨没趣,送些华而不实的摆件更是落了下乘。 反倒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吃食用品,尤其是来自千里之外的西北、带着浓浓家乡气息的东西,更能投其所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