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反复几次,待盐水变得清澈透明后,便将盐水倒入洗净的陶罐里,架在灶台上,用文火慢慢熬煮。 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锅里的盐水发出轻微的“咕嘟”声,厨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咸味。 宋小丫耐心地守在灶台旁,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锅里的变化,手中的木勺不停地搅拌,不敢有丝毫懈怠。 怕自己掌不好火候,她让系统关注着,哪里不对就提醒她。 系统果然尽职尽责,不时发出警报。 【嘀,火候太大了,需要调小一点。】 【嘀,水分快干了,注意观察。】 【嘀,可以关火了。】 宋小丫很满意。 这系统挺好使。 熬煮许久后,锅里的水分完全蒸发,只剩下洁白细密的盐粒。宋小丫用木勺将盐粒轻轻铲出,照视频所说,摊放在干净的竹匾上晾凉。 系统又提醒她了:【嘀,盐晾干后,用擀面杖碾碎,就可以得到细盐啦。】 “系统,这些盐有多少斤两?”宋小丫轻声问道。 【叮!】 系统发出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扫描后得出结果:【一共是一斤六两八钱。】 “还不错。” 宋小丫心中暗自盘算,这样一斤细盐的成本大约是十四文左右。 她装了点细盐拿出去给宋小山和宋二娘看。 宋小山没见过细盐,好奇地凑上前,伸出小手想抓一把。 “这是啥呀?”宋小山眨巴着眼睛问道。 宋二娘却一眼认出,她猛地站起来,抓起一小撮细盐,放在指尖捻了捻,又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盐!” 宋二娘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宋小丫见她这副神情,猜测她从前也是吃这种细盐。 看来她是大户人家出身没跑了。 等细盐晾凉后,宋小丫全收进了陶罐里,准备炸薯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