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汉天子? 听到卫宁的这个回答,陈潇不由得嘲讽的笑了一声。 而陈潇的反应出乎了卫宁的预料,当年刘氏与陈氏是有姻亲关系的,而陈氏也同样是护卫大汉的力量之一,在汉末的时候,曾经帮助大汉再次稳定。 可为何如今的陈潇会是这样的反应? “您为何发笑?” 卫宁脸上带着迷茫,他是真的没有弄明白这一点。 陈潇摇着头叹了口气说道:“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汉天子。” 他沉默了一瞬后,看着卫宁,声音略微有些低沉。 站起身子来,站到了那悬崖之边,看着远处云雾翻腾。 “世上的人都以为当年刘湛逃走了,甚至在民间搅弄风云,可若真的是如此,先帝们会没有丝毫反应,任由这位继续搅弄风云么?” 陈潇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怜悯。 “真实的情况是,朝廷诸多大世家、乃至于王谢两族都知道一件所有人都心口不宣的秘密。” “当年长安城门开,大汉最后一任天子刘禅开城门而降,最后禅让于大虞的明帝。” “明帝见状之后,便前往大汉的高祖庙中,准备祭祀高祖——毕竟大虞的皇帝是要承袭大汉天子禅让的,这是一种程序的正义,必须要走,否则便不能够证明大虞的正统。” “明帝既然不打算走暴力的征服路线,而是准备走怀柔的路子,自然而然也就是要祭拜大汉高祖的,这是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的事情。” “而到了高祖庙后,却发现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 陈潇转过头,眉宇中都是怜悯,像是看到了一个十分可怜的可怜虫一样。 卫宁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觉着自己的嗓子十分干涸,像是裂开的大地一样,些许痛感和钝感让他觉着十分不适。 “发现了什么?” 只是这几个字也是他从嗓子里面压迫挤出来的。 陈潇摇了摇头说道:“他们发现了五皇子刘湛自刎于高祖庙中,鲜血洒落了一地,甚至溅了不少在高祖像身上。” “这个消息当即立刻封锁,而且是刘禅要求封锁的。” “明帝思索之后也就同意了,大汉与大虞的合流、或者说大汉天子的禅让仪式就在眼前,如果此时五皇子自刎的消息传出去,这对大汉、对大虞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陈潇看着脸色苍白,整个人都似乎要晕倒了一样的卫宁说道:“你们但凡询问一下王谢两族呢?” “这虽然是一桩隐秘之事,但也不算那么的隐秘,至少在上流社会中,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卫宁沉默的坐在那里,想起来往日的一桩桩一件件,最后竟然哭笑出声来。 一张脸似笑如哭,一张脸似哭如笑。 待到他的情绪逐渐的平息下来,陈潇才看着卫宁道:“我大抵上知道卫氏的遭遇了,被招摇撞骗的那位刘五太子的后人骗了。” 他有些不理解。 “你们卫氏好歹也算是江南四大世家之一,为何会相信一个江湖骗子?” 卫宁将思绪整理,他看着陈潇说道:“如果我说,为那个江湖骗子担保的人,是“夜氏”的人呢?” “那个被人称之为岭南王的夜氏!” 陈潇陡然一挑眉。 岭南王? 夜氏? 如果是夜氏的话,那倒不怪卫氏会相信了。 毕竟夜氏虽然名声不显,好似不是什么大氏族的样子,但其实夜氏暗中的力量十分强盛,当年帮助天子登基之后,天子便许诺将岭南一带暗中交于他们掌管。 虽然本朝不封实际上的“王”,即便是宗室子弟、皇子也不例外,只给一个“虚衔”而不给封地,放着他们在京都之中。 但“夜氏”在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岭南王了。 毕竟岭南一带的三郡八县郡守县令设置,朝廷基本上是不管不顾的——仅仅是在当年那位皇帝在位的时候,先帝登基之后,便将这种“暗中的默契”给直接打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派遣了朝廷任命的官员前去接管岭南一带。 而且,派遣的还是陈氏子弟。 嗯。 那位陈氏子弟去了岭南一带的某个郡之后,直接杀了一十八个作恶多端的夜氏子弟,并且亲自提着人头去找了当代夜氏的家主,询问他是不是想谋反。 干脆利落。 那位夜氏的家主倒是没敢说什么,但可惜的是,那位夜氏家主的长子、准确的说是嫡长子却忍不了,直接怒斥那位陈氏子弟,甚至还想动手。 而敢于出门、尤其是去岭南这种地域的陈氏子弟自然是有点本事的——他是墨家游侠一脉当代的矩子。 在夜氏家主的嫡长子准备动手的时候,一剑把他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