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依照安平帝的话来讲就是:“我和父亲关系很好,只是和先皇关系不好,有些政治意见不同。” 他将先皇与父亲分裂开来。 安平帝在位期间,大肆改革、再次修改科举制度的内容,将其修改为建武大典以及一部分的民生民策。 这是一件好事,也同样是一件坏事。 因为安平帝以及虞昏帝修改科举制度内容开了“先例”,后续的大虞皇帝们简直是差点把科举制玩坏了,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定下科举制的内容。 而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内容可以修改,所以哪怕有不少的好皇帝修改的是正常的内容,但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的道理放在此处就很管用——一个昏庸的皇帝就能祸害大虞十几年。 大虞开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唉——” 一道长长的叹息声响起,杨坚从思绪中醒了过来。 他身旁那个中年男人站了起来,这是当朝“太尉”——苏威。 苏威扭过头看着杨坚说道:“文达兄,在想什么呢?今日的早朝已经结束了。” 他背着手,往外走去:“今日要不要去看看丞相?” 苏威的脸上带着忧虑的神色:“丞相的精神不太好,我总有些担忧——如今的朝堂局势全靠着丞相支撑,若是丞相故去.唉。” 杨坚的神色恢复了原本的平和模样,只是淡淡的叹了口气。 “总是靠着丞相一个人撑着朝政也不是个事,但当今在幼年的时候受过苦难,所以只信任丞相一个人。” “真不知道,丞相故去之后,大虞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再次长叹了口气。 镇国王府 陈志躺在病榻上,眉宇中带着几分哀荣。 他轻声的问着身旁的人:“湛儿,这些时日,朝堂如何了?陛下如何?” 陈湛将汤药喂食完毕之后,便放下了手中碗筷:“父亲,您就别操心那些事情了。” 他有些嘲讽的说道:“朝堂局势再坏能坏到什么地步呢?能比现在还要坏么?一群伶人道士占据了朝堂?” 陈志看着陈湛的神色,面容中带着些许担忧。 当今陛下登基之后,改元为“万岁”。 因为年幼的时候不受到先皇的喜爱,所以在深宫中遭受到了无数的虐待,落下了一身病根。 可说来也巧,先皇的众多子嗣在一系列的事情下,几乎全都陨落,没有陨落的也有了残疾,不能登基大宝,于是最后这皇位落在了从来没有想过皇位的当今身上。 当今八岁的时候,甚至还没有一个被御赐的大名——那时候当今寻了经常帮助他的丞相陈志,请求陈志为他起一个名字。 多次推辞之后,陈志无奈之下为当今取名为“安年”,希望这个小皇帝能够一生平安。 后来的后来,皇帝登基。 没有改名,依旧叫做“张安年”。 改元“万岁”。 万岁帝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多方寻觅“方士”与“伶人”,最后甚至不顾反对,将科举制的科目中增添了这两类。 陈志按了按额头。 自己的儿子不喜欢这些,那自己死了之后,谁来看顾这王朝呢? 远处脚步声响起。 “先生、公子,太尉、国舅请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