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灭国·安遗民-《大周守藏史》
            
            
            
                
    第(1/3)页
    数日——
    风允与项燕环顾丹山之东,在山野平原之间,规划范围,以石为标记。
    定为安地。
    而那些楚国护卫,则看守扬粤战俘,开荒拓野,狩猎捕渔。
    这些扬粤战俘也有山野之性,虽说非扬粤佼佼者,但也能很快熟悉此时之作,比之周礼之国的贵子,要能适应得多。
    不过,其中也有疲懒者。
    对此,风允一视同仁,以罚处之。
    在丹地,劳者多得,不劳者等死。
    “总算是开辟出一块能居住的平坦之地。”
    一条宽数十米的长河,从北部的丹山之侧,蜿蜒而下,贯穿了安地,斜入汉江。
    风允安排的居住点就在这条,他命名的安水之侧。
    依水而建,隔水望山。
    “风子,为何要在安水北岸建屋呢?”
    风允闻言,笑道:“山南水北,方能阳气生,而养人。”
    望气之术开。
    风允自然知晓何地建房为上。
    “以河岸之表,干燥之黄土为墙,建巢而居。”
    “其下露湿土,就可用草木在上引燃,去其害虫,引水耕种,河对岸之山,可牧羊而存,暂不为耕种……”
    如此,不过半月。
    秋风高起之时——
    在这片荒地上,就出现了数十座土房小院,其中不乏野兽驯养之声。
    其外,也有人在田地劳作。
    有雷泽孕生之术,风允自然有冬日种粮之能。
    除却稻谷,还需种植五菜、五谷,以试此地适合种植何食。
    “风君,屈原大夫归来了。”
    闻声,风允颔首。
    “请屈原大宰进来吧。”
    他的居所位于安地正中,是为最为宽敞之所。
    虽然简陋,却用了许多木料搭建、铺盖。
    是为地位的代表。
    而百里奚就居在屋室之侧,在外,都是百里奚为风允传达指令,统筹每日进度,以全安地建设。
    室内,有芦苇编织为席,兽皮为垫。
    屈原来时,还惊异十分。
    “风子,不过半月,此地就有理有条了?”
    风允笑着,对项燕道:“去请百里先生来。”
    “诺。”
    安排之后,风允望向屈原道:“不知如何了?”
    屈原低首摇头。
    “楚君收了,但是并未启用。”
    风允轻笑。
    “我是说羊的事情。”
    “啊?”屈原微愣,但紧忙道:“风子不知,羊羔有冬羔,春羔之分,其都是冬、春之节降生,若要等能下地自行,怕是要等来年春,牧羊为好。”
    “余已令族中,为风君预留三千羊羔,以三贝币一只为价,明年开春赶来安地。”
    风允倒不知晓此事。
    果然,人生,四处皆是学问。
    遂点头。
    “倒是劳烦你了,身为一国大宰,却为我奔波。”
    屈原闻之,微叹。
    “原尚年轻,上有楚相在,也无原出手之事,为风子出力,总比去做些闲杂无能之事要好。”
    风允暗叹。
    大宰之上立楚相,这大宰的权力还能剩多少呢,怕比之宗伯还无奈。
    不过……
    “原啊,万事从低起……”
    屈原点头,但郁郁不得志之态,已有显露。
    风允摇头,而此时百里奚也到。
    见之,百里奚欣喜而笑。
    “风子,楚君的赏赐,都到了。”
    没提及三千羊之事,是因为百里奚也清楚羊羔最迟得初春方至。
    风允将此事告知百里奚,百里奚才惭愧道:“老夫倒是忘记风君未曾牧兽过,应该主动告知羊羔之事才对。”
    “无需自责,百里先生,王也赏赐了三十羊,你可领一些真诚之人牧之,教导此学,其二十牛也是一般……”
    风允本想说牛耕,但是此时无青铜犁,何况这些地,暂用木制的耒耜,也尚可。
    犁,需冶炼浇铸,风允也不会此法。
    而楚国中,也只有楚之司空手下,有冶炼之工。
    交代之后,风允思索。
    “待明日,就归郢都吧。”
    风允还有要事要做,不可一直在此地亲力开野。
    “啊……”百里奚微惊,欲说却止。
    风允明白。
    “我从百越时就带来一护卫,名-蛮娃,早先交代周言,此时交流已非难事,我将其留在此地,立刻吩咐。”
    “诺。”百里奚闻言,颔首而笑。
    他却是担心风允离去,那些看护之人对他们行恶。
    方才他在卸货时,就见到了那蛮娃,留之,也能安心。
    屈原听闻风允欲回,也喜。
    ……
    翌日,风允坐上马车,以屈原为伴,项燕为御夫,三人离开安地,前往郢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