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福宝冲宋瑜的屋子喊—— “奶,村长爷爷找您。” “哎,来了~” 老徐氏应了一声,心想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登门找她,定是有事说。 匆匆离开瑜哥儿的屋子,大门已经被孙女垫着脚尖给开了。 “福宝真懂事。” 老村长张口就夸,进了院子,嗅到了葡萄的甘甜,扬了扬手里的篮子道: “我家儿子刚从县城回来,从他岳丈家摘了许多葡萄,我琢磨着新鲜,没成想你们家已经买了,成色品相,可比我带的好许多啊。” 福宝这才注意到村长爷爷提了葡萄来,闻言笑咪咪道: “村长爷爷真是料事如神啊,您咋知道我家葡萄不够吃?我可喜欢吃葡萄了~” “徐嫂子,瞧你家孙女,能说会道,比我家那个皮猴子强。” 老村长一边坐下,一边商业互吹。 打趣一番后,他言归正传,询问姜家是不是真的要收购蚌珠。 “实不相瞒,我家也是帮贵人干活的,贵人说收,只是贵人身在他乡,路途遥远,交代我们家帮忙收,你放心,我可以用我这张老脸做担保,绝对没问题。” 老徐氏知道了村长来意后,不动声色地用眼神询问孙女。 得到孙女肯定的眼神后,她就打了包票。 不过,她说辞转变了一下。 这,姜,还是老的辣。 福宝对奶奶临机一动的说辞,十分满意。 如今她家已经处于村里的风口浪尖上,光是卤味生意,已经让隔壁张家因为嫉妒,从而家破人亡。 姜家无辜啊,什么也没做啊。 可在有心之人的眼中,有钱,就是错。 都是一个村的,大家都是一样的穷,吃喝都差不多。 忽然,姜家做卤味,赚得盆满锅满的! 鲇鱼效应。 互相影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如果姜家再弄给买卖珠蚌的生意,恐怕整个村子的人,时间久了,都会有想法 人心,经受不起考验。 奶奶以帮贵人收珠蚌,价钱又比小贩给的价钱高,都是卖,不如卖给姜家背后的人不是吗? “好,徐嫂子,下个月初,村里开始捞河蚌,开珠,劳烦你跟贵人商议好,准备好银钱。” 村长听了老徐氏的保证,心中有数了。 “好说,到时候还要麻烦你镇场子,不然我怕.” 老徐氏应道,同时按时村长要过来帮她镇场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