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啊?” 赵氏吓了一跳,该不会是婆母急火攻心,哦不,攻入了脑子,疯了吧? “今儿我去姜家找你徐婶娘了,她请我给她家干活,一个月给两百枚铜板。” 老牛氏算了,一个月两百枚铜板,五个月就是一两银子! 年后她的工钱,合着不就有一两银子了! 期间儿子拉车赚钱,加上家里的家底,凑一凑,聘礼二两银子,酒席啥的省一省,不就够了! 老姐妹的意思是,如果她做的好,没准还能涨一涨工钱,只要老姐妹家做卤味生意,她手脚麻利,不出意外,还能多干几年呢! 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要不是看她们的交情,老姐妹知道她家困难,想着拉她一把,恐怕落不着她头上! 赵氏终于听懂了,原来是徐婶娘给了活给婆母啊! 太好了,如果真的如此,她家小山的亲事,不愁了! “娘,辛苦你了,以后家务活都甩给媳妇来做,您受累了。” 赵氏喜极而泣,她并非木头,明白过来,为何是婆母过去做活,不是她。 因为姜家信任的是婆母啊! 就是心疼婆母一把岁数了,还要为了小山,去做活。 “辛苦什么,小山是我的孙子,我能不帮他?” 老牛氏说着拉着儿媳妇的手,安抚道: “只要小山未来的媳妇是个孝顺的,对小山好,对你们两口子好,娘这心啊,就放下了。” “这事你可以跟阿七还有小山说,但是要保密给的工钱,对外就说是娘去帮忙干活,打发时间。” “儿媳省的~” 夜里,张阿七回屋躺下,发觉媳妇儿眼眶微红,赶忙询问是怎么了。 待听到媳妇儿的解释,他心头微热,羞愧难当。 其实张家跟姜家从前关系不错的,他娘跟徐婶娘是手帕交,他跟姜常发从小也是一起长大的。 只是后来一些原因,他渐渐疏远了姜常发这个弟弟。 没想到多年以后,姜家发达了。 他家却是越来越差,如今,儿子长大了,在说亲的年纪,家里的银钱却是不够,媒人登门说了女方的要求,他竟无力应承. 或许,是他错了,狭隘了。 他不该坚持他以为的,放弃他该珍惜的情分。 看,姜家在他家最困难的时候,愿意伸手拉一把. 一墙之隔的屋子,张小山翻来覆去,彻夜难眠。 他看到娘从奶屋里出来的时候眼眶红红的,故而进屋就关门了,耳朵贴在墙上偷听爹娘说什么悄悄话。 没想到,偷听到的是他的亲事。 怪不得,一切都说得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