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掌上明珠首日营业额十六两六钱,开了个好彩头! 姜常发黄昏的时候如约而至,将贵重物品锁好,关好门窗,一家人坐上牛车,赶路回村。 这日子啊,越来越有奔头咯。 “最近咱就该准备准备束脩跟拜师礼了,瑜哥儿的事,就是咱家接下来最大的事,咱都得上上心。” “哎,我心里有数。” 两口子说话,没避着孩子们。 宋瑜闻言扯了扯唇角,弧度不自觉上扬。 一家人,相辅相成,他走科举之路,希望将来他能成为姜家的依靠。 私心里,他也想更靠近朝堂,有朝一日,是否有机会,为家族陈冤昭雪? 福宝没插话,窝在娘亲膝盖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趴着。 下午忽然生意忙了起来,招待客人,累啊。 但一想到匣子里白花花的银子,她就忍不住咧开嘴乐呵。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很快就能回本! 假以时日,娘亲就能独立上手看铺子事宜。 以后若是娘亲跟爹爹吵架,腰板也能挺直! 事业,工作,就是女人的底气! “等瑜哥儿去书院了,那抄书的活计就停下,家里现在有营生,供得起你读书。” 刘氏语气温柔极了,望着宋瑜的眼神,尽是慈爱。 “嗯,听伯母的。” 宋瑜应声,心中想的却是,抄书可不必抄了,但字画,他任会坚持画下去。 一方面是为了赚钱,给小不点未婚妻买好吃的。 另外一方面,字画需要勤加练习,若是搁置下来,难免手生,再想捡起来,就难了。 牛车行得不快也不慢,一路上有说有笑,倒也不难熬。 福宝寻思,等年底算总账,收入可观,她会说服家人,在别的村置办田产、房产、马车。 旁的都可以缓一缓,马车不能缓。 有车顶罩着,刮风下雨下雪,酷暑炙烤也不怕! 大河村—— 短短几日,村里人接受了官府安置的难民存在。 加上这群人都是劳力为主,又很懂规矩,知道孝敬村长,又抓了拍花子的人,还会打猎! 这些安置的难民中,不乏适龄的少男少女。 村里有的人家,起了结亲,换亲的心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