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乖乖,不轻呢。 马车内,福宝坐在宋瑜边上,后者自觉将手中的温热的水袋给她捂手。 刘氏脚边是醋蛾子的坛子,马车动了,她调整坐姿的同时,扫了眼车内孩子们的情况。 左手边是闺女跟瑜哥儿叽叽喳喳在说话,右边是岁哥儿抱着包裹,似乎是在想心事。 刘氏伸手探了探对方的额头,担忧道: “岁哥儿,冷不冷?” “谢谢婶娘关心,我不冷。” 徐顺岁正说着,忽然打了个喷嚏。 来不及尴尬,一件披风就披在了他身上。 他愣愣抬头,看着对他温柔以待的婶娘,动了动嘴巴,说不出多余的话。 “披着,以后记住了,这马车柜子里,随时放了两件披风,你跟瑜哥儿一人一件,冷的时候就披着啊。” 刘氏指了指座位下的柜子,是可以抽出来的,里头除了披风,还有些木炭,以防那日太冷了,好捧个手炉暖暖身子。 “顺岁哥,你别太感动,我娘也不是特地为你一个人准备的,还有我家瑜哥哥呢。” 福宝故意这么说,好让顺岁哥心里好受点。 适才她跟宋瑜窃窃私语,交流了信息。 宋瑜做保,为顺岁哥找了些简单的抄书,基础描线的活计。 多多少少,一个月能赚个一两百文钱。 别小看这一两百文钱,省一省,足够一家老小嚼用了。 “哒哒哒~” 马车比牛车稳多了,坐在里头也吹不着风。 就是幸苦她爹了,赶车的人可只能挡雨雪,可不能遮风。 想到这儿,福宝心疼爹爹,想着之前的兔毛该时候派上用场了。 回村后,照例放下徐顺岁,村长在家门口等着,看到孙子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回家,不禁疑惑: “岁哥儿,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爷爷,宋瑜哥为我作保,在相熟的书塾帮我找了抄书的活,我可以做的,一个月可以结两百枚铜板的,我保证不耽误学业。” 徐顺岁紧张道,眼中尽是忐忑。 “好孩子,是爷爷没用,让你受苦了。” 村长听了孙儿的解释,心里难受又欣慰。 望着姜家的马车远去,心里五味杂陈。 姜家虽没有开口说要帮助,但哪哪都在帮助他们家。 “爷爷,掌柜的说了,如果我抄的好,字迹工整,下个月就给我涨工钱。” “好好好,好孩子,累了吧,快回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