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大结局-《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3)页
当时国际金融炒家们在扫荡完亚洲之后,就将目光投向莫斯科了。
这些金融炒家们都是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很快就扑了上去。
只因为莫斯科长期推行货币主义政策,这是尼古拉耶维奇弄出来的‘经济挽救策略’,导致整个莫斯科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等状况,一直都是靠出卖资源、举借内外债支撑。
这样的莫斯科经济,简直就是最佳的收割地嘛,国际金融炒家们当然没有放过。
经过那一轮的危机,莫斯科经济就更加萎靡不振了。
当然,这也是尼古拉耶维奇产生退居二线,提拔一位接班人的诱因之一。
对于尼古拉耶维奇来说,他从莫斯科联盟倒塌之前,就已经正式接手整个莫斯科了,可七八年时间下来,他根本没办法拯救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加上他自己身体的关系,因此他只能够退居二线。
陈国华简单分析了一下目前弗拉基米罗维奇为什么要打这张牌的原因,接着又说道:
“我们已经拿到了我们想要的利益,后续的莫斯科具体会怎么走,我们可以持续关注,但想要再跟过去七八年一样,为我们输送更多的利益,那就不可能了!”
顾百顺等人闻言,顿时面露遗憾和强烈的不舍。
因为从九二年开始,在陈国华的策划下,以赵尊民他们作为具体指挥人员,远程操控马克西姆、雅罗斯拉夫等寡头们,成功掌控大半个莫斯科的经济。
几乎是相当于一个大国六七成的经济利润,持续八年时间供给整个东大,而这也是为什么东大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原因之一。
东大有很多石油、天然气、矿石、核能等能源,光是过去七八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众多油管、天然气管道,就可以看出来,到底有多少能源被运输到东大这边了。
当然了,这也是为什么尼古拉耶维奇他们这个脆弱不堪的领导班子,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原因。
不卖能源的话,他们能够干嘛?
财政税收等都被安德烈伊利亚、马克西姆、雅罗斯拉夫等寡头们给拿走了一大半,尼古拉耶维奇能怎么办?
要知道,马克西姆他们这些人是可以左右小班长选举的人,可想而知,他们这些寡头到底有多么疯狂了。
裹挟几十万莫斯科贵族,手握全国性的粮食、天然气、石油、矿产等事关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寡头一言可决断小班长,再正常不过。
每年都能够从莫斯科这边带回来超过三千亿美金的利润,顾百顺他们不舍得,也很正常。
莫斯科联盟在一九八八年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是六千两百二十五亿卢布,这个时候的卢布跟美元差不多等值。
等到莫斯科解散之后,莫斯科经济收入虽然下滑,但每年四五千亿美金的收入,完全没有问题,何况他们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卖得更疯狂。
也因此,马克西姆他们这些寡头们,每年能够赚回来三千亿美金以上的利润,同样很正常。
没有几个人在面对三千亿美金的利润时,能够泰然自若。
“老顾,你们也别搭拉着脸,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也已经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往后需要更加留心.”
陈国华笑了笑,但就在这个时候,王定佐突然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大家都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后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咳嗽了。
但这一次,王定佐咳嗽之后,接连咳嗽了三次,然后直接吐出来了不少血液。
非常吓人!
姚正儒他们顾不上开会了,连忙喊来警卫员、卫生员,马上安排保健局的医生给王定佐救治才行。
会议被迫中断,但王定佐出去之后,接下来的会议还需要继续进行。
眼瞅顾百顺他们还是很不舍得莫斯科那边丢失的利益,陈国华只好警告了一遍:
“老顾、老姚、老孙,你们可不要想不开去招惹弗拉基米罗维奇,我们本来就是‘强盗’,断不能被对方拿到证据,被对方拿捏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你们必须得冷静下来,不能够再这么搞事儿了.”
“另外,你们也必须要搞清楚一点,弗拉基米罗维奇这人是特工出身,注定了他只会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物,并且这个人跟勃列日涅夫的霸道不同,这人走的是王道,手腕更强硬更有策略更有头脑,所以你们得三思而后行.”
他必须得跟顾百顺他们说清楚这一点,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对方送上把柄,绝对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因为很简单啊,每年都是三千多亿美金的利润,任何人都有可能犯迷糊的时候,一不小心着了道,那可就麻烦了。
特别是如今,白头鹰那边还在印刷大量的美元现钞,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巨大的通货膨胀浪潮。
另一边又在中东这边搞事儿,甚至有可能将原时空的911提前到千禧年。
所以,这个时候,东大跟莫斯科不合的话,那可就出现大麻烦了。
虽然一旦双线作战的话,陈国华他们并不觑任何对手就是了,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谁也不想招惹敌人啊。
苟着发展才是王道。
老祖宗传下来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个策略,那么的好用,陈国华他们如果不用的话,反而那么高调搞事儿,铁定不会有好事儿。
尽管现如今东大手握星际旅行项目,在月球建立了天河月球基地,经济发展也相当迅猛,以及各方面的实力都还算‘凑合’,可这也不是舍不得莫斯科那些产业的时候啊。
当断则断,大丈夫必须得有这样的勇气和决断力才行。
“嗯,好,我们知道了!”顾百顺他们连连点头,表示肯定不会犯傻。
陈国华闻言点点头,但这个时候,办公室外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千禧年,京城,八宝山地区。
陈国华怎么都没想到,王定佐会走得如此匆忙。
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走了,太过分了!
几天后,孙书博也提交了辞职信,准备颐养天年了。
孙书博是一九四三年出生的人,今年也才五十七岁,比陈国华还年轻两岁,但他的身体确实不太行了。
自从一九九二年,他接替宋序言的职位以来,每天殚精竭虑,从一个满头乌发的青壮年,硬生生熬成了满身病痛的白发老头。
原本孙书博是不想这么快提出辞职的,但王定佐的突然离世,让他下定了决心。
接任孙书博职位的人,是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人,不过却也是意料之中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