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入主京都,瓜分收获-《民国少帅,我不吃牛肉》


    第(3/3)页

    接下来,便是商议其余具体好处如何划分。

    曹昆系的直军,获得了来自英日两国的有力支持,并从徐世昌手里,得到了国库3千万大洋的巨额军费犒赏。

    这一收获,犹如烈火烹油,使得曹昆在这动荡的时代中权势炽烈无比,如日中天。

    而吴佩孚作为曹昆的重要盟友和得力干将,同样得到了徐世昌的认可和倚重。

    被任命为北方军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三省巡阅使副使。

    与曹昆并肩作战,共同管理这至关重要的三大省份。

    展现出了南北政坛一股新兴力量的崛起态势。

    与此同时,奉系大帅张作林也并未空手而归。

    他在此次政治博弈中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除了获得北方军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职位。

    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行政区纳入自己的势力版图。

    进一步拓展了奉系的地盘和影响力。

    他向北京政府狮子大开口,索要了高达1000万银元的军费。

    徐世昌和曹昆碍于张作林的实力,不得不答应了对方。

    如此一来,民国国库的积蓄,基本被直奉两军消耗一空。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十七师师长张景辉因其忠诚勇猛,被任命为了察哈尔都统,兼第十六师师长。

    他的暂编第一师则继续驻守在北京,形成了一道坚实的战略屏障。

    随后,又有奉军鲍德山的第六混成旅和李景霖的第七混成旅加入北平驻防序列。

    共同受张景辉指挥调度,使得奉系在京畿地区的军事存在更为巩固。

    而在政治领域。

    张作霖更是推荐了自己的儿女亲家靳云鹏担任内阁总理,这一提议得到了徐世昌的首肯。

    靳云鹏以保卫大总统和北京政府为名。

    逐渐将奉系的政治触角和军事力量延伸至北平腹地。

    使得奉系在京畿地区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面对张作林咄咄逼人的势头。

    曹昆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为了避免与其直接冲突,激化矛盾。

    他选择了忍让和妥协,答应了张作林的各项要求。

    这场权力的游戏,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潮涌动。

    而带领东路军,一路从杨城反攻打到京都北平的曹少麟。

    在其余人看来,并未获得多少好处。

    除了军衔获升少将,军职从团长升任混成旅旅长外。

    并未获得任何好处。

    更不用说,原本如日中天的曹少帅,竟然被派去驻守已无太多矿石的宝泉金矿。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