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羽在信中写道:“孟达此子,傲骨嶙峋,然与皓月相较,不过萤火之光。虽奉兄长之命,镇守江陵,然其心难测,侄儿当严加防备。此子虽有薄功,然其背主求荣之行,实难掩盖。侄儿切记,勿与其独处...... 关羽书信洋洋洒洒,字里行间,皆是让刘禅对孟达保持警惕。 刘禅当然会保持警惕,甚至巴不得找个借口将孟达除之而后快,但无奈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他这一边,只能暗自叹息,暂时放下心中的杀意。 然而,在关羽的信中,第一句却引起了刘禅的兴趣:“此子傲骨嶙峋,然与皓月相较,不过萤火之光。” 刘禅在心中琢磨,这“皓月”二字,莫非是指的关羽自己? 关羽的傲气,在三国时期可是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甚至在后世的岁月里,尽管关羽的傲气并未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但他的崇拜者们,却都深知这一点。 “迷弟们”视关羽为楷模,敬仰他的英勇与傲骨。 实际上,刘禅并不知道,几年前关羽已经从他的心声中,得知了自己与孟达之间的“纠葛”。 如果关羽不是顾及大局,他恐怕会毫不犹豫地率领军队,连夜将孟达铲除。 刘禅读完信件,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沉思。 突然,他高声喊道:“关索?关索!” 作为刘禅的贴身侍卫,关索总是随时待命,守候在屋外。 他的存在,是为了应对刘禅的任何召唤,或是处理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 此刻,关索的耳中突然捕捉到一声刘禅焦急的呼喊,他立刻警醒万分,手中的长剑瞬间出鞘,直接劈窗跃进屋内。 刘禅被这突如其来的破窗声惊得目瞪口呆,他看着眼前关索那冷峻的面容和手中的寒光闪闪的长剑,不禁有些发愣:“你......你这是干什么?” 关索见刘禅安然无恙,心中稍安,知道自己可能是过于紧张了。 他脑筋一转,随即笑道:“哦,刚刚有只蚊蚋飞进来,我担忧主公,这才......” 刘禅闻言,想了半天,才记起“蚊蚋”指的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