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语罢, 为了能够加强说服力, 杨旭还特意凑到韩满仓耳边加了句:“这届乡试孩儿可是有十足的信心,舅父莫要忘了,城隍老爷那九字箴言。” 听到这话,韩仓满身躯一震。 莫非那九字箴言的最后三字,将会应在这届乡试? 经过杨旭这番提醒,韩仓满的反对之意不由松动了几分。 但略微一想,便又迟疑道:“话虽如此,可非要卖地不可吗?旭儿你如今已然痊愈,那便安心应付科举,盘缠的事儿自有舅父来替你操心。” “舅父虽说没什么大出息,可也有一身山上打猎的本领。” “听说最近县城以北的白马山有猛虎出没,县衙布出悬赏,猎虎者,将会得到三十两赏银,过几日我便去参加那打虎队,若能成功,你这盘缠不就解决了吗?” 杨旭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此事万万不可!猎虎之事,何其危险,若是为了孩儿科举,置舅父身陷险境,那这乡试倒还不如不去?” 听到杨旭说要罢考,着实吓了韩满仓一跳。 可他又不忍心看着杨旭变卖父母留下的遗产。 这种事情在当下的观念里,明显就是败家行为。 只有败家子、破落户才会干的,势必叫人耻笑,会被戳脊梁骨的。 可杨旭若是不参加科举,韩满仓心里更是着急。 纠结半晌,最终还是叹气妥协道:“也罢,卖就卖吧,等你将来高中,再置他个百十顷地,光宗耀祖,也不是不行。” 听到韩满仓松口,杨旭连忙趁热打铁,道: “舅父你也知道,我大周开国以来便以科举取士,这读书人考过了乡试,后面还有会试和殿试。” “孩儿志在科举做官,又岂能郁郁久居这乡野之地?” “更何况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何必苦苦拘泥于那市井之间的几句闲言碎语?” “好!”听到这话,韩满仓不禁眼前一亮:“好男儿自当心怀天下,的确不该纠结他人闲言!旭儿你有此大志,舅父心中甚慰!” 杨旭笑道:“这便是了,等到孩儿将来高中,光宗耀祖,再置他个百十顷地,就算将来下去见了爹娘,他们也会赞同孩儿今日之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