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七章 蟾宫折桂(3000)-《一纸千金》
            
            
            
                
    第(3/3)页
    宣城的纸业发展得非常成熟。
    白记,擅长做熟宣,南直隶乃至应天府的官家写小楷、画工笔都首推白记;恒记,擅长做生宣,洇化作用好,在前朝逊帝时期甚
    至上贡过一刀长十二米的生宣,逊帝痴迷行草,作了一副在文人墨客中反响极好的《游山春词》,据说至今仍挂在当朝皇帝,也是逊帝庶出四弟的寝宫中。
    这段历史,为啥显金这么熟悉?
    因为不要脸的恒记,把这个故事刻成牌匾,撒了金箔,高悬店肆最宽处,就差编首歌,要求员工每天在门口跳操了。
    就挺不要脸的。
    但,在显金得知恒记因亲兄弟内斗,导致做出十二米长生宣的老师傅失明后,不禁十分欣慰地感慨:果然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陈老五啊。
    创业遭遇瓶颈,显金索性把「卡脖子」的禁锢变成项链,想不清楚先暂时不想,索性先将手上的事情做完。
    日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陈老五。
    陈老五不除,她想再多,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一眨眼至近中秋,仲夏的宣城潮热湿润,四方归水的宅院天井处漂浮着大朵大朵雪白的云朵,垒瓦吊桥的古徽州叫人忍不住夹着嗓子说话,以免惊扰静入山林的烟雨。
    唯一的不好,大概就是出门要带把伞。
    晨间晴空万里,午时便大雨倾城,晚上却又夕阳露余晖。
    绩溪作坊的活儿,干得差不多了,据说海四哥带了四五个人安营扎寨地在那儿住着干活,夙兴夜寐的,真把这活儿当大活干,期间邀过显金去视察一下现场,显金皆以「术业有专攻,我去看也只能看到好处」搪塞了过去。
    同时,期间海四哥以「木料搬运费劲」「水渠费料」「伙计要增收除渣费用」等理由前前后后,又让显金加了五十两工钱。
    显金一一满足。
    最后盖瓦的一天,董管事低头又来请,「...说要收工了,请您再去看看。」
    显金埋头写东西,隔了一会儿放抬起头来,「纸张放进库房里了?」
    董管事点头应是。
    「郑二哥也预备好了?」
    董管事再次点头。
    显金侧眸,越过四方由糊了油的净皮纸包好的窗棂,看东北方的敬亭山上飘过乌压压的连片黑云,便站起身来,活动了手腕,风轻云淡道,「请了瞿老夫人一起去吧。」
    董管事为难道,「老夫人...不一定愿意前往...」
    显金眉目清淡,「咱们在挖水渠时,不是挖到了一方‘蟾宫折桂的白玉镇纸吗?寓意这么好,老夫人不会不去的。」
    董管事:?
    啥蟾宫折桂?
    啥白玉镇纸?
    啥啥啥?
    他不过是昨天回家搓了两盘麻将,今天怎么就跟不上领导的工作节奏了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