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 回老家带来的福利-《重生潜入梦》


    第(2/3)页

    寒假的时候,父亲奖励了洪涛一次远距离的游玩,全家包括姥爷、姥姥和小舅,一起去姥姥的老家涿州待了半个月。此时的涿州还不是市,只是一个县城,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从南走到北连一公里都不到,街两边就是住家和有数的几个店铺。

    姥姥的出身其实也不好,这点从她那双小脚上就能看出来。在解放前,并不是所有女孩子都裹脚,尤其是在农村,只有富人家的闺女才会裹脚,穷人家的女孩是不裹的,因为她们还要干活,裹上小脚就不能下地了。

    姥姥的娘家解放前在涿州县城里有一个粮食商店,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粮商,专门玩批发的。解放后家产全都充公了,就给留下一座老宅子,就在大街的中间,前后3进,住着姥姥的一大家子人。

    姥姥这一房只有她一个女孩,其余都是叔叔家的孩子,但是哪个是舅老爷、那个是舅姥姥,洪涛也分不清,一直到后世里他也没分清,反正看到比自己大10岁左右的就叫舅舅、姨,再一轮以上的就叫姥姥、姥爷,连那个舅字都省了,一般不会搞错。

    这是姥姥嫁到BJ之后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全家回娘家,不是她不想回,而是前些年农村里太困难,自从洪涛记事之后,每年都记得会有姥姥家的亲戚去BJ。然后姥姥就把条案上的瓷质毛主席坐像拿起来,从下面的窟窿里掏出一个小手绢,把里面包裹着的粮票、布票都拿出来,全部买成米面布,再把家里富裕的衣服、裤子、鞋都装成一个大包,让亲戚带回家去。

    这些票票都是姥姥一家从嘴里省出来的,城里虽然比农村好过一些,但家里也不富裕,只有姥爷和大舅有工资,大姨已经嫁出去了,按照当时的老礼儿,就不能老往娘家倒腾东西了,后来洪涛的父母结了婚,才算是又多了一个进项。

    今年这次回娘家过春节,是老家的人专门跑到BJ去请的,这两年农村的生活慢慢缓了过来,从某些方面讲,还要比城里强了,至少过年过节吃肉什么的不成问题。于是姥姥娘家人打算让姥姥一家也来农村吃上几口好东西,也算是还一还前几年欠下下情份。

    农村过春节要比城里热闹,虽然县城里人口并不多,但是玩意挺多。光是唱戏的就有好几处,还有跑旱船、扭秧歌的,大集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对于小孩子来说,什么也比不上那些推着木板车卖鞭炮的更吸引眼光,这里卖的鞭炮都是用旧书、旧报纸自己卷的,个头大、装药足,放起来很过瘾。

    不管你有钱买没钱买,这些卖鞭炮的都会隔上一会儿,就在自己的摊位前面放上几十响,向路人展示一下自己鞭炮的质量。洪涛模模糊糊记得上辈子也来过这里,他每天都会跑到街北头那一串买鞭炮的摊位前听免费的鞭炮,然后等人家放完了,就去那些炸碎了的纸片里捡还没炸过的鞭炮,揣到兜里攒着。

    等到晚上的时候,把这些废鞭炮从中间一掰两半,露出里面的火药,再把一个好鞭炮的药捻搭在上面,点燃之后,先是废鞭炮的火药燃烧起来,然后才是好鞭炮炸响,这玩意在小孩子里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呲花架大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