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避祸事回乡祭祖(2)-《错心记》


    第(2/3)页

    小家伙见秦妙脸上有些怒气,惯会看脸色的,手指头把着秦妙的手,在里头划来划去,嘴上老老实实地答应:“知道了,姑姑。荀哥儿下次一定乖乖的,不使坏了。”

    正好大嫂崔凤喊姑侄俩吃饭,秦妙便抱着小家伙去了偏厅。如今老祖宗和父亲都去了,往日里秦朗不在,家里上桌吃饭的也就她和崔凤两个,冷清得很。如今好了,秦朗从外地回来,好歹家里添了些人气。

    秦妙见自家嫂子阴阴也就二十多出头的人,眼角都有了些皱纹,心里很不是滋味。“大嫂,你歇着吧,我来喂咱们荀哥儿。”

    崔凤有些泛白的脸颊宛然一笑:“成。”说完还是往荀哥儿的木碗里放了两勺豆腐。

    荀哥儿也就在秦妙面前淘气,见了自家母亲却是很乖顺。“娘亲,您累了一日了,也多吃些。父亲说,咱们的日子虽说比往常艰难些,但只要一家人都迎难而上,总会好的。母亲别太忧心了。”

    荀哥儿嘟嘟的脸,看着就很稚嫩,可偏偏又说出这么一番正经的话来,听着都让人心疼。崔凤对着自家的乖儿子,心都化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好好吃饭,取了帕子直抹泪。

    “嫂嫂,荀哥儿说的对,往后日子会越来越好。大哥……”秦妙不自觉地顿了一顿,心里也难免酸楚,但依然挤出个大大的笑脸:“大夫不也说了,大哥还年轻,只要好生养着,那腿总有好的一日。你放心,有我和二哥在,定不会让咱家一直苦下去的。”

    “等荀哥儿再大些,咱们再请个好先生。保不齐你以后还是官宦家的夫人呢!是不是荀哥儿?”秦妙朝怀里的小人挤挤眼,小人一下就接了招,忙着点头:“是呀是呀,今日父亲还夸我记性好,他让我背的书,我都能一字不差地给背下来。往后荀哥儿一定好好努力,长大了给娘亲挣个诰命回来!”

    崔凤本还被自个儿的伤心事累着,听家里这一大一小互相打哈哈,也笑了。“就你吹,还诰命呢。吃你的饭吧,小机灵鬼。”

    荀哥儿见自己和姑姑联手将娘亲给哄好了,开心地拿着小木勺往嘴里塞了一大坨饭,撑得双颊鼓鼓的,那模样别提多好笑了。

    一家人转眼又开开心心地用膳,因着秦朗在,秦妙就陪着他喝了几盏酒,一顿饭吃得也算乐呵。

    饭后小家伙有些春困,崔凤便带着回屋了。秦朗和秦妙二人坐在廊下,像小时候一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二哥,清阴快到了,咱们得收拾收拾回趟杭州。”秦妙没忘了今日早上府台那事儿,觉着还是早点动身为妙。

    “行,早点走,早点给老祖宗和父亲尽上孝心,也好避开些往日里的人。”秦朗早早地赶回来,其实主要也是为了这事。

    “对了,那谢玘怎么会在浔阳城?”

    秦妙托着腮帮子,看屋檐的水滴子啪嗒打在地上,才眨眼回应:“我也不知。他自己寻到了清风铺,想来是不甘心被我和离吧。好歹是个侯爷,多没面子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