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四 狗头军师的“妙计”-《启明1158》
            
            
            
                
    第(1/3)页
    该说不说,赵作良提出的这个问题切中了赵开山心里的忧虑。
    赵祥认真的想了想,顿时也感觉心中没底。
    这话说的其实挺对的。
    以南宋这个德行,大家去投奔他们,他们会不会在金国的压力之下把自己这群人出卖掉,换取和平呢?
    苏咏霖当时给他们说了很多南宋朝廷的丑事,给他们上了很多的眼药,所以光复军高层基本上都对南宋持一种看不起加不信任的态度。
    现在满嘴说的都是好处,鬼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反手背刺把大家给放弃掉?
    三人沉默了一阵子,赵祥才有些不确定的开口。
    “应该不至于吧?他们出卖了我们,以后整个中原都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们了,赵官家要是还想恢复中原,就不会这样做,我以为赵官家应该是想要恢复中原的,而熟悉地形又是本地人的我们,对赵官家还是有用的。”
    赵开山想了想,缓缓点头,觉得赵祥说的也有道理。
    “虽然说他上不去床,到底还是个皇帝,我觉得当皇帝的人不至于言而无信,不都说了君无戏言吗?”
    尽管赵作良还有些疑惑,但是赵开山和赵祥都都觉得这个官可以接受一下。
    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的制置使,掌握两路的军政之权,实际上就是山东之地的无冕之王,而且还可以自行安排官职让临安朝廷册封,临安朝廷原则上不会反驳。
    也就是说自主性很强,南宋朝廷不会随便遥控指挥。
    这样优厚的条件,如果说不心动,那实在是有点高看了赵开山。
    所以赵开山到这个时候已经在心里决定了接受南宋的招安,作为他整个战略计划中托底的存在。
    进可以图谋更大的事业,退则至少可以在南宋安度晚年,不至于连骨灰都被金国扬了。
    这个计划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然而这个计划还是有点问题的。
    比如苏咏霖和孙子义。
    这两人的存在让他如鲠在喉,偏偏这两人还掌握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相当一部分的人口和土地,几乎和他三分天下。
    实际上眼下的山东政治生态是三足鼎立的状态,赵开山名为光复军之主,但是苏咏霖和孙子义都有着强大的独立自主的味道,并不完全听他的。
    他一个命令发布过去,这两人大概率不会听,也不会配合他,找个借口回绝掉算是给面子了。
    赵开山等于只控制了三分之一多一些的山东之地,这让他这个两路制置使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针对他的这一点担忧,赵祥提出了一个“妙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