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作战计划-《抗日之陆战狂花》
第(2/3)页
“高见不敢当!”常凌风摆摆手,“据我所知,日军的第26师团所辖部队均是驻平绥铁路沿线大同地区,从大同直插归绥虽然在地图上来看距离较近,但是这里道路难行,日军的控制比较薄弱。反而是平绥铁路沿线驻扎了大量的日伪军,所以我认为日军要是增援的话,一定会沿着平绥铁路的,所以贵团的阻击防线应该将重点放在平绥铁路察哈尔右前旗一带,直接破坏平绥铁路,迫使日军增援部队弃车徒步,这样的话即使日军携带重型武器也难以发挥作用。”
宋玉星听得频频点头,他看了看地图,道:“可是你选择的这个阻击地点恰好在丰镇和乌兰察布之间,很容易遭到日军的前后夹击。”
宋玉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一旦腹背受敌,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旅部的考虑是在卓资以西、归绥以北的旗下营破坏铁路,然后利用之前构筑的斗金山国防工事阻击日军增援部队。
常凌风笑了笑道:“宋长官多虑了,驻扎在乌兰察布的仅有半个大队的日军部队,充其量也就四五百人,其他的大多是日伪军骑兵,其战斗力远非第26师团的日军所比,所以贵团应将主要兵力集中起来对付从大同方向增援的日军部队即可。”
宋玉星见常凌风根本不将鬼子半个大队放在眼里,不禁暗自叹息,常凌风到底还是年轻啊,打过几次胜仗后就把鬼子当成纸糊的一般了,但是内心的想法并没有体现到脸上,依然缓缓地道:“可是旅部下达的作战命令已经确定,这个时候恐怕就是再改也来不及了吧?”
常凌风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指挥员应该根据战场变化情况及时对战斗部署进行调整,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原来既定的作战计划行事。”
宋玉星叹了口气道:“常老弟说得道理我也懂,但是军令如山,这命令不是你我二人就能够更改得了的。”
宋玉星说的是实话,他这个团参谋长只有建议权,但是并没有最后的决定权,即使他舌灿莲能够说动方大龙改变作战部署,但是旅座又岂会同意,如果一旦日军没有沿着平绥铁路增援,这个责任谁来负?
常凌风道:“宋长官的苦衷我也懂,但是即便不能及时调整防线的重心,也要派出一小股部队破坏铁路,减缓日军的增援速度,而且我断定,从张桓过来增援的日军也一定会走平绥铁路,所以只要卡住了平绥铁路,这两股支援的日军就能被我们全部拖住。”
宋玉星沉吟了片刻,十分为难地道:“常老弟的所说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420团就三个营一千多号人,守着这么长的防线,在兵力上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实在是匀不出多余的兵力来啊……”
常凌风道:“这个问题宋长官不必担心,我们可以帮你们,我们想办法拖住鬼子,你们快速过来增援,争取将鬼子全部留下。”
宋玉星连忙道谢,但是心里却犯了嘀咕,就凭着你带来的不到三十个人?破坏铁路还行,但是要想拖出日军恐怕有些困难。鬼子增援的话至少得来上千人,可不是你常凌风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解决的,那得真刀真枪的干,是需要拿着官兵的性命往里填的。
420团跟鬼子也曾经多次交锋,光是牺牲的官兵就有上千号人,可以说全团大换血基本上换了一遍。小鬼子的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都比晋绥军强上一分,宋玉星自问就是二比一的兵力对贞小鬼子也未必能讨到便宜。
常凌风知道宋玉星不太相信自己,他早就留了后招,但是他并不想把步兵三连和骑兵三连提前暴露了。
宋玉星道:“常老弟,还有个情况,你有所不知,日军在察哈尔右旗也就驻扎了一个中队,所以对平绥铁路的防范不会不严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