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皇帝还没死,他自己就一遍又一遍的换年号。 历史上,换年号最多的,就是如果未来不变,会成为武周皇帝的武则天,二十一年时间里换了十八次,最短的甚至只有三个月。 这就会导致记载时间极其混乱。 而其下,就是李志,他在位三十四年,换了十四个,按照频率来看,比武则天好得多。 而第三个,就是创造了帝王纪年年号的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换了十一个。 记性差点,在这三人的时代,你问别人出生时间你都搞不懂他多少岁了。 这几点,都算是现在户籍档案甚至其他一些方面的重要问题,而如果能得到改革,那将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头,也会对花夏文明产生良好的作用。 叶慕之所以看户籍档案,就是为了对这个先下手,而现在,找出了五个大问题和一些小问题,自然是说干就干。 拿起一本干干净净的奏折,将其展开,叶慕就开始研磨,一边闭着眼,在心中打着底稿并加以润色。 当然,他自然不会和那些文人士子一样,把一个应该写的简单明了,内容明白清晰的奏折搞得花团锦簇,词藻堆砌,几千字才能见真意。 睁开眼,叶慕笔走龙蛇,一手漂亮的正楷跃然纸上。 其书法造诣,完全不弱此时被评为书法大家,也是后世被评为楷书四大家的欧阳询。 说起他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他之后的楷书大家,基本上人尽皆知,那就是颜真卿。 而得幸于系统,以后唐代楷书四大家,楷书五大家恐怕他就要位列其中了。 数千字,叶慕写的是洋洋洒洒,将问题一一列出,再将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一一说明,然后再一一给出解决方案,再说明这些解决方案的优点和好处。 一本奏章看下来,丝毫不费力,而且写的是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像什么更加科学的表格,更加方便的阿拉伯数字,单独档案和户籍规制,个人政治情况,户口性质,人员状况,一个个说的头头是道,深入浅出,表格也画的工工整整。 除了这些,还写了年号的坏处,它所导致的混乱,然后给出了公元历的纪年法,说出了公元里的好处和优点,又阐明了没有公元历的种种坏处和缺点。 总而言之,如果通篇看下来,可以说是找不出一处错漏,而且很容易接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