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水泥路和车床-《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3/3)页
    这还有几座窑没有点火,要是都点火了,一万人也打不住。
    裴家在万山脚下的匠户营分了一座最大的院子,每个月的收入,比过去一年的收入还高。
    还因为大姐的关系,父亲当了主事,虽然他这个主事只管技术,但是每个人对他们都很客气。
    以前一个不入品的差役都能对他们父子大呼小叫,现在四五品的员外郎,都捧着他们。
    这都是大姐带来的荣耀啊!
    车驾沿着铁器坊里面的道路,直接来到了江边。
    这里江边的河堤被重新修建,不仅加宽,加高,还在河堤与江边这里,修建了一个几里长的平台。
    平台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木制栈桥,深入江面。如今已经架起了十几座水车。
    裴格安在几个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一排青砖修葺的房子前面,一根从江面上伸出来的铁棒,在飞快地转着,一直通到了屋内。
    铁棒的一头连接着水车那里,另一头,直接连接上了一台木制的台子。
    如今还没有造出标准的车床,磨床,一切从简。先依靠这些简易的设备,造出合乎标准的配件,才能组装真正的机器。
    有了标准的机器,才能将产品规范化,规模化。
    裴甲和几个官员正围着磨床商议着什么,看到裴格安过来,纷纷行礼。
    即便瞧不起她,也不敢瞧不起她身后的徐永昌与禁军护卫。
    裴格安凑到了磨床旁边看了一圈,连连摇头。
    现在轴承没有造出来,固定只能靠铜套圈,然后配件磨损严重,摇摇晃晃,精密度很差。
    从砂轮厂那里拿过来的圆形砂轮被装在上面,标准的圆形砂轮,在转动的时候,摇摆就超过了两毫米。
    这样的磨床,要技师依靠经验打磨配件才可以。
    技师拿过来了一根传动杆,这根传动杆是将钢水烧到半融,然后压铸出来的,上面有一排毛刺。
    凑近了砂轮,然后就发出了刺耳的磨擦声,前面冒出了一片火花。
    虽然摇晃的厉害,但是技师掌握了摇晃的规律之后,很快就将这根传动杆打磨光滑。
    一圈人都笑了起来,总算是不负圣命。
    “爹爹,车床和磨床这边暂时搁置,不要再增加了,这样的改进完全体现不了水车联动的先进。配件先靠工匠手工打磨,先把机器拼装一台出来。等二哥……”
    裴格安看了看自己的二哥,改口道:“等留守有时间了,过来指点一下你们。”
    这种最基础的手工到机床的过渡,裴格安也不了解,她只知道,这样的效率没有提高多少,耗费却要比过去更大。
    既然赵德昭懂得,就让他来指点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