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买来的?” 刘洙沉默了。 他猛然发现,他低估了天子改革钱法的决心。 他也高估了江南士族在对抗皇权时的决心。 “公能不能转告陛下,就说罪臣刘洙还想进步,还想再有一次为天下苍生做事的机会?” 刘洙突然一脸哀求地看着陆松,问道。 陆松起身离开道:“皇爷要用你的话,自会想起你的,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等着向陛下效忠的人,早就从千步廊排到了四海之外,不少还又清廉又忠诚,甚至不少还提前把自己阉了,以准备直接进宫,从刷马桶开始为皇爷效忠,所以,很难轮到你。” 如陆松所言。 很多人都还在等着为朱厚熜效命。 没办法。 这片大陆就大明帝国这一家官铺子最好。 周围全是文明程度不高的国家,统治方式只比大明更残暴没有更温柔,关键是民众也没有大明的民众好统治。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谁想外逃,想去外面建功立业。 杨廷和就还等着天子重新启用他。 但现在,改革还在继续,户部还在借内帑以应对增加的朝廷财政预算。 天子也还没有表现出让他回朝的意愿。 杨廷和也就还在等,他在等天子失去改革之意志,只想守成的那一天。 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才是一个人最放不下的东西。 杨廷和越是得不到让天子和他一起重建弘治之世的机会,他就越是对此渴望不已。 而杨廷和在得知自己儿子杨慎被贬为大兴典史时,也只是安慰杨慎说: “陛下只是还在气头上,还没有彻底认识到做守成之主的好处,所以才因为你昔日所言而重贬你。” “但陛下也非刻薄寡恩之人,到底是留了情面的,让你还能在京师为官,你只需踏踏实实熬过去,待陛下转变意志,只愿守成,待为父重回内阁,你就会回朝的。” “届时!” “你还会带着为天下人伏阙哭谏而获罪的天大声望回朝,如此,只会利于你执政!” 杨慎神色落寞地点了点头,然后大拜在地,对杨廷和叩首说:“儿子谢父亲安慰!” 杨廷和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上任吧,好好当这个典史!” “儿子一定当好这个典史!” 杨慎点了点头。 杨慎现在的心情是既沮丧又愤恨。 沮丧的是,他一个天之骄子,堂堂状元出身的翰林修撰官,却要沦落为一个小小的典史官。 愤恨的是,朝中没有一个大臣为他说话,甚至他这次因言获罪,就是因为礼部尚书毛澄等江南文官选择了出卖他。 杨慎在往位于紫禁城东北方向的大兴县衙走来时,桂萼正带着许多民壮往城外走去。 两人倒是打了个照面,但都没有彼此说话。 毕竟两人不是一个阵营的人。 但杨慎难免还是有些心里不快。 毕竟以他的身份,搁在以前,别说是御史,就是尚书侍郎见了他,也会对他礼待三分的。 这种落寞感,对于习惯了被人捧着的杨慎而言,还是很难受的。 桂萼去城外,则是因为眼下城外要建造外城。 这是一项大工程。 需要用到很多民夫,而民夫大量聚集的地方,自然也会出现商业与各种人群聚集带来的卫生防疫问题。 所以,桂萼需要加强对城外秩序的管理。 京师外城城建的技术工作主要是由京营的官兵负责。 而京营官兵兼职干工程也算是老传统了。 从国初开始,就有汤和部官兵为李善长建造房屋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