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人耕终究比不上牛耕高产有效率。 但当他来到镇上,向镇里的寺庙元惠寺打听借贷的事后,却得知寺里的利息已经高达五分。 这让他不由得犯了愁。 对他而言,五分利实在是太高,他就算省吃俭用,也还不了贷的。 “难道还是得我自己拉犁吗?” 丁存业正为此闷闷不乐的时候,就得知了袁家的家奴陈贵来镇里放低息小额贷的事。 他因而立即打听着来到了袁家的人家奴陈贵这里来,且问着陈贵:“大爷,袁大老爷家真贷这么低吗?” “是的,我们老爷承恩还乡,是奉皇恩来助民的,不是为求利的,也就是说,皇上让我们老爷来帮助你们的。” 陈贵坐在一家茶楼的凳子上,双手拍着膝盖回道。 “还是皇上好!” 丁存业因而大喜,也就因此忙向陈贵贷了五两银子。 而丁存业在拿了五两银子后就高高兴兴地一边往牛市走去,一边说道:“这可真是碰上好年景了!二十取一的利息,只要省吃俭用点,半年都能还了本和利。” 而陈贵这里则在喝完茶后,办了几个人的贷款后,就背起装有笔墨纸砚和银钱的箱笼,继续往镇里走去,且一边走一边敲着锣,还一边喊着奉旨来助农放贷的话。 一时,许多百姓纷纷来问,没多久就有好些个百姓要拦住陈贵借贷。 “王三石,你今年春荒借的我们寺里的贷,若真还不起,就把你闺女卖了吧。” “不然的话,利滚利下去,就不只是卖闺女,还会卖田的,我这也是为你考虑。” 元觉寺俗家弟子周福耀此时正持着蒲扇,坐在王家的茅屋上,两眼斜视着跪在耕农王三石身旁的那个天生肤白的十来岁女孩,正劝着王三石卖女还债。 王三石一脸犹豫地看了自己闺女小桃一眼。 小桃也看向了王三石,两眼红红的。 “卖什么!” “袁家老爷承恩还乡,奉旨惠民,还专门派人来我们镇里做这事,每甲每户,都可以拿户票来找他家借二十取一的贷,限期一年,每次限额十两。” “王老哥,你欠寺里那二两银子,不算什么,赶紧去镇东找袁家的人,找他借个几两银子消债,比在这里卖闺女强!” 这时,王三石一在镇里卖豆腐的邻居挑着担子走了回来,因恰巧听见这周福耀的话,也就忍不住插了嘴。 王三石听后不由得问道:“真的?” “我骗你作甚!” 王三石则对周福耀道:“周大爷,您等等,我去看看,能不能借到。” 周福耀心里颇为不快,但也没有直接发作,毕竟乡里乡亲的,且王家也有宗族,吃相不能太难看,也就说道: “我给你一起去!” 没多久,王三石就带着女儿小桃,和周福耀一起,找到了袁家的陈贵。 王三石自然欢欢喜喜地从陈贵这里借了银子,换了周福耀的债。 对于他而言,袁家的利息低,即便多借了一些,明年咬咬牙也能还的上,自然也就用不着卖女儿。 而周福耀则脸色阴沉地直接来到了元觉寺真正主人,当地乡宦李序家里,对正在剪盆栽的李序禀报了此事。 啪! 李序听后直接把手里的剪刀摔在了地上。 周福耀忙跪在了地上:“老爷息怒!” 李序则道:“告诉元觉寺的管寺住持,也对小额借贷降息,降成十五取一!” 周福耀听后不禁张大了嘴。 “没听见吗?!” 李序见周福耀没有动,也就怒喝了一声。 “是!” 周福耀这才忙离开了这里。 李序当然不敢明着对抗袁家对抗朝廷,所以心里再气,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着降息,甚至,他都不敢降得跟袁家一样低,怕让袁家觉得他在抢风头。 窑所镇附近许多还不知道袁家奉旨放贷之事,且依旧因为缺钱来元觉寺借贷的商民,在看见李家家寺元觉寺把利息变成十五取一后,也不由得纷纷奔走相告。 不知内情地还因此逢人就说李家老爷大发善心,不为难穷苦百姓。 但他们不知道,是因为天子让袁家让利惠民,他们才愿意跟着让了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