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让赵子和有资格在这里阅读这些资料和书籍了。 赵子和可是上过黄埔的,在这个时代,那可算的上是天子门生了,因此他的眼界可不比一般人,等到他发现了这个图书室之后,他也才发现,原来土匪窝里也潜藏着高人 这个高人并不比黄埔军校请的那些外籍的教员们的水平差,甚至还要远远的高过那些人 一连好几天,赵子和都待在这个图书室,除了上厕所之外,吃喝睡都在这里,别人怎么劝,怎么拉都不行 这都第六天了,赵子和完全沉浸在这些简陋的线状稿本里,还写下了厚厚的一本读书笔记 当然,读书笔记也是不能带出去的,这是规定,这个阅读室内一片纸头都不准带出去,但是笔和纸的使用是不限定的。 也就是说,任何人在这里读书有了什么心得,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成为这里的一份子,这样这里的资料就会越来越吩咐,这也是陆山当初想的一个集思广益的办法,积少成多,他也可以过来看看,启发思路。 只不过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效果,来这个图书室的人并不多,也就是秦时雨等一些知道自己不足,自觉充电的人才会来,像赵子和这样的还是第一个。 推开图书室,就看见一个年轻人在桌子上奋笔疾书,不时地还停下笔头想一想,再下笔写下一段话。 神情很是专注,丝毫没有发现在他的身后多了一个人 陆山一挥手,示意秦时雨有事去忙。 秦时雨有些复杂的看了陆山一眼,他也是有野心的,但是这个野心看上去有些好笑。 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是幼稚了,他想证明自己,但结果证明确实错的,而且错的离谱。 如果不是…… 秦时雨的内心是苦涩的,也是复杂的,但同时却又多了一份感激,一份崇敬 一个心理装着所有弟兄的人,才能弟兄们的拥护,这一点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陆山是这支队伍的灵魂,而他只能是灵魂的辅佐者。 陆山没有叫醒他,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纸上写着:大规模坦克的集群冲锋战术对地形的限制。 陆山只是写了大规模坦克集群在未来战争中应用,却没有提及地形对坦克的限制,赵子和能够想到地形对坦克集群冲锋的限制,足见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确实非同凡响 “咳、咳……”陆山捂着嘴咳嗽了两声。 赵子和猛然惊醒,转身一抬头看到一个跟他差不多的年轻人站在他的身后,顿时吓了一跳:“你是?” “这本《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你觉得怎么样?”陆山笑吟吟的问道。 “这个是你写的?”赵子和吃惊的瞪大眼珠子问道。 “是我写的。”陆山淡然道,其实大规模应用坦克的战术最早由德国的古德里安提出来的,也就是闪击战理论,不过这个理论至少还要三年以后才会被他提出来。 而陆山此时此刻就提了出来,恐怕说出来会惊吓世人的。 在一个还是农耕社会的国家,一个还没有能力生产大型火炮和装甲的国家居然诞生了一位研究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军事理论家,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赵子和是个有见识的人,他从来没有再任何军事著作中见到过如如此的论述,国外的有没有他就不知道了。 一瞬间他在脑海里闪过一丝怀疑,但那一丝怀疑很快就从他脑海里小时了。 因为陆山的眼神真诚、透彻,没有一丝说谎而产生的惊慌。 就在这一刻,陆山一时间萌生了一种想要将眼前这个年轻人送到德国深造的想法 1934年德国才组建了装甲部队,此前各国的坦克和装甲车都被用于战场的火力支援,而且制造坦克需要大量的钢铁,跑起来更是浪费油料,因此各国对坦克的研制都比较滞后,生产也不是很多,很难形成那种集群规模效应 确实,组建这样一支部队恐怕是别的部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没有哪一个国家会贸然的上这样的军事项目的,只有欧洲那位狂人领袖,正是在他的疯子理念下,让坦克成为二战之中最大的两点,也使得坦克成为未来陆地战场上主战武器之一。 “你就是马耳山之主,他们都叫你先生对吧?”赵子和表情之中有些激动,但还是强行压了下去。 “是的,他们有的叫我先生,不过也有人叫我头儿,或者队长”陆山点了点头。 “那我也叫你一声先生吧。”赵子和一躬到底。 “呵呵,这可使不得,你我年岁相仿,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平辈相交,兄弟相称就可以了”陆山忙伸手去相扶道。 “古人云,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凭这些手稿,先生就是子和的老师”赵子和认真严肃道。 “这可不行,我怎么能做你的老师呢,这绝对不行”陆山吓了一跳,赵子和可是自己敬仰的抗日英雄,自己怎么能够当他的老师? 陆山是绝对不可能收下赵子和这个学生的,无论从心里到情感上他都是过不去的。 一个坚持不收,一个坚持要拜师,两人都是犟脾气,最后陆山提议,两人结拜,他为兄,赵子和为弟,这样才算把事情圆满解决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