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国力碰撞-《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这不是朱允炆能够做到的事情。

    而且胜利之后,南京也是轻敌的心态。

    觉得傅友德能够应付。增兵不大可能。

    这也是南京与北京的不同。

    在何夕主持之下,此刻的北京几乎进入战时状态,先军政治。所有资源都向军事上倾斜。而南京则没有,且不说南京的统治模式根本与北京不同。对社会力量的动员程度也与北京不同。

    单单说南京很多士绅们一直对北京藐视之极。他们也不愿意让勋贵们坐大。所以对傅友德等前线将领的支持,其实也就是朝廷财政可支持范围,也没有到砸锅卖铁的程度。

    这才是何夕觉得能战胜傅友德的底气。

    傅友德再厉害,他也是一个人。在国与国的战争之中,国力对比,要比一个人更重要。

    即便傅友德有韩白之才。也是如此。毕竟廉颇李牧用兵之才,就真比白起王翦差很多吗?并不是。只能说赵国比秦国的国力差很多。

    何夕也不指望,叶沈的能力能超过了傅友德。

    他只求叶沈比傅友德差得少一点。而之前一战也证明了这一点。叶沈或许比不上傅友德,但是在傅友德面前,并不是没有招架之力的。

    这就够了。

    剩下的何夕用人力,物力,财力,火力来弥补就行了。

    国力的差距,足够压死傅友德了。

    叶沈不明白何夕的用意,但是听何夕这么样说,也热不住热泪盈眶,说道:“请大人放心,大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