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兵部尚书,于谦-《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页

    ……

    于谦一边飞速转动脑筋,将自己的意见在脑海中列出,一边侃侃而谈。

    怀来一战,他深深感受到了大明的无力,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狂风挽救了大明朝,真的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结局。

    痛定思痛,他花了许多时间,研究怎么能够避免这一切。

    严峻则是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于谦将大明此次作战的失误做了一个总结,一条条地列在了严峻的面前,令他耳目一新,许多地方,连他都没有想到。

    没有经过血与火历练的军队,终究还是差了点东西,至于边军的会演,以金银官爵为嘉奖,更能刺激军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战斗力。

    确实是好办法。

    于是他找到了李贤,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而李贤得知之后,也是对于于谦大加赞赏。

    他也并非不知兵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曾经担任过兵部右侍郎,自然看得出于谦的能力。

    “首辅,以此人的才能,兵部左侍郎之职,却是屈才了。”

    严峻说道,话语之间的含义令李贤不由地挑起了眉头。

    兵部左侍郎,这是兵部尚书之下第一人,这都屈才,那自然就只有兵部尚书了。

    严峻是大学士领兵部尚书衔,但是他这个只是加衔,属于虚职,毕竟他不可能一边处理大明的各种事务,一边还要负责兵部,只不过在内阁的事务分配上,他会更倾向于负责兵事。

    兵部尚书与五军都督府那五个左都督,才是真正的兵事管理者,而其中最重要的武官任免、军械配发等等,都是由兵部管理。

    这是很重要的职位,而兵部尚书邝埜,也正好因为怀来一战被搞得心力憔悴,刚刚上奏提出告老。

    在这么多的竞争者中,把尚书之位交给他?

    他回想了一番此人的事迹,不由地点了点头。

    于谦此人为官清廉、品行高洁且极有才能,在江西巡按,河南、山西巡抚任上干出过许多的政绩,也曾经很受宣德皇帝的看重。

    只是那一个时代大佬太多,严铿、三杨、张辅……把他的光芒遮盖的严严实实的,现在,终于轮到他露头了。

    他确实是才华斐然,一个侍郎之位虽然不低,但依然是限制住了他的才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