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嘉靖的努力,文化盛世-《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1/3)页

    “回去吧……这是陛下的决定,不是我可以更改的,只是降为锦衣卫指挥使而没有彻底免去世袭的职位,已经是陛下的宽宏大量。”

    面对眼前带着讨好笑容递上一大叠田契,旁边还放着各种古玩珍宝的安昌伯钱维垣,严元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

    “知道张鹤龄是为何被陛下下狱的吗?因为他侵占土地,为非作歹。”

    “据我所知,自封爵以来,这样的事情,你们家也没少干吧?”

    对于这些尸位素餐的外戚,严元谟没有丝毫的好脸色。

    也没必要,安昌伯是因为英宗孝庄睿皇后钱氏受的封,但是钱皇后早在成化年就已经去世了,要知道外戚的一切富贵来源,都是他们身为皇帝亲属的家人。

    在钱皇后已经逝世的情况下,就没谁还认他了,严元谟也没必要有什么顾及。

    钱维垣哭丧着脸,见小国公那副严肃中带着冷漠的表情,他知道,自己那从成化年就传下来的爵位,这回是彻底的没了。

    但是事实上,比起其他那些外戚,他们已经是幸运的了。

    安昌伯一系,因为已经有所没落,所以作恶什么的和张氏兄弟差了许多,这才会被网开一面。

    相比于其他外戚比如曾经与张鹤龄街头斗殴的长宁伯,被除爵下狱加抄家,庆云侯大量侵吞百姓田产,也同样被抄家下狱,他们已经好很多了,至少祖上传下来的锦衣卫指挥使还在。

    而朱厚熜看着自己手上的一份份报告,却是怒火中烧。

    这欺负的可都是他的子民,侵占的,可都是他朱厚熜的土地啊!那些土地,本来都是要交税的!怪不得大明这些年的田赋越来越少,他还奇怪怎么回事呢,根子在这里。

    原来被这些勋贵侵吞了这么多!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结论:

    外戚即位的勋贵都是饭桶,对大明有弊无利。

    他当即下旨:

    自嘉靖始,外戚不可封爵,亦不可乞赏田,之前有封爵者,交由有司勘定,有不法者,除爵!

    之所以还要勘定一遍,是因为还有少部分外戚本来就有功勋,只是不够封爵,后来因为女儿/姐姐入了宫,才被封的爵,比如当初仁宗张皇后的家人,人家多少有本事,嘉靖皇帝对于这一类的,也是网开一面。

    但是这些终究是少数,大多数的都是除了收拢财富之外一无是处的人,除去了他们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

    随着这文武两项清查的展开,百余名臣子落马、许多外戚被除爵下狱,朝堂之上瞬间一新,清明的朝风好像又回到了大明朝。

    而那些被清扫出来的田产被安排给了流民,缓解了一部分的土地兼并,至于钱财嘛,自然是由嘉靖皇帝的内帑笑纳了,在这一点上他也有着自己的私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