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跳,却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新科状元,竟然有如此的胆识和才华,能将他驳斥得哑口无言。 就在此时,林诗雅的眼角余光瞥见龙椅之上,皇帝慕容复正朝她微微颔首,眼中带着鼓励和赞赏。 她心中一暖,一股强大的力量涌上心头,仿佛得到了最强大的后盾。 她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有明君在侧,她便能放手一搏。 朝堂上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因着林诗雅的据理力争,稍稍缓和了一些。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清亮的目光再次扫过殿内的每一位大臣。 就在她准备继续陈述之时,一个苍老却又带着几分尖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老臣以为,林状元此言差矣!”张太傅拂袖而出,语气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祖制不可轻改,此乃先贤之道,岂能由你一个黄口小儿轻易撼动?” 张太傅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他身着深蓝色官袍,头戴乌纱帽,手中拄着一根雕着祥云纹路的拐杖,慢悠悠地走到殿前。 他摇头晃脑,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过林诗雅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一开口,便将“祖制”二字搬了出来,试图以古制来压制林诗雅的改革之举。 “老臣以为,林状元此言差矣!”张太傅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如同冬日寒风,瞬间冻结了殿内的温度。 “祖制不可轻改,此乃先贤之道,岂能由你一个黄口小儿轻易撼动?”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太学所学,乃是经世致用之理,而非这等哗众取宠之术!” 张太傅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浓重的压迫感,他以“先贤之道”为由,将林诗雅的改革之举贬低为“哗众取宠之术”,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林诗雅的提议。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一些原本支持林诗雅的官员也开始犹豫起来。 毕竟,“祖制不可轻改”这句话,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林诗雅黛眉微蹙,看着眼前这个顽固的老头,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棘手。 她明白,要让这些固守成规的老臣接受改革,绝非易事。 她眼眸微转,脑海中快速闪过无数个应对之策。 既然对方以“先贤之道”来压她,那她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林诗雅定了定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她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太傅大人所言极是,祖制确实不可轻改,但太傅大人是否忘了,太学所教,亦有‘与时俱进’之理?孔圣人曾言‘君子谋道不谋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不正说明,圣贤之道,亦需因时而变,方能适应时代发展吗?” 她的一番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将张太傅搬出的“祖制”巧妙地进行了驳斥,同时又巧妙地将太学理念融合进来,让在场的官员都不禁为之侧目。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听到这里,也开始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原本以为林诗雅只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没想到她竟然有如此的智慧和口才。 张太傅万万没想到,林诗雅竟然如此伶牙俐齿,一时语塞,老脸涨成了猪肝色。 第(2/3)页